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黄石召开全省科普工作会议,这既是工作推进会,也是现场会。近年来,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黄石以全域地矿科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推进格局社会化、阵地项目化、融合产业化、宣传立体化、服务优质化的“五化联动”全域科普模式,是我省在市州提出并实施全域科普工程的第一家。大冶市主动将科协、科普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了以市科协为龙头、乡镇科协为骨干、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普志愿者队伍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的科普服务体系。刚才,有7个地方和单位交流了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结合本地实际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我们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创新开展“五个一”科普工程,加快省科技馆新馆建设,一批市县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科普设施不断向公园、地铁等公共场所延伸,各类科普活动精彩纷呈,公民科学素质取得突破性进展,超额完成10%的目标,达到10.95%,排名全国第九、中部第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科协迅速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应急科普宣传,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积极工作的结果,是各级科协团结动员广大科普工作者及各方面力量,奋力攻坚、共同努力的结果。
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科技强省建设集结号。科学普及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源泉工程,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扬成绩、补齐短板,开拓创新、积极作为,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贡献。下面,我就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科学普及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要求。
第一,科学普及是科技强省、创新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土壤。正如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电油气、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科普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能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推广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只有厚植科普土壤,提升全省人民的科学素养,才能释放科技创新的庞大动能,为科技强省、创新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第二,科学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科普工作如果不到位,伪科学甚至迷信就会滋生、蔓延,一旦科学抵不过迷信、唯物主义抵不过唯心主义、无神论抵不过有神论,不仅会严重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会危害社会稳定。公民科学素质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就是要高举科学、文明、进步的旗帜,将已被证明了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使之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三,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社会越是发展,一些非理性事件就会自然消失,其实并不然,在某些领域,由于公众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往往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有违科学精神的事件。这就对科学普及提出了挑战。没有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谈不上社会的整体进步。也正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都仍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课题。
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群众组织,更是政治组织。科普是科协的看家本领,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新发展阶段对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科普工作中,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
二、认真编制并实施“十四五”科学素质纲要
省科协已经制定了“十四五”科学素质纲要,各级科协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梳理未来五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机制,编制好、实施好“十四五”科学素质纲要。通过纲要的实施,丰富“一体两翼”,建设“三科一家”,促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谱写科普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坚持“开门做规划”。广泛征求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意见建议,扩大社会各方面对科协和科普工作的了解及参与度,通过规划的编制实施,提高科协工作、科普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把科普活动、科普阵地建设特别是科技馆建设、队伍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等内容具体化、项目化,通过逐步实施、逐个销号,推动工作开展。
三是要注重工作覆盖。想清楚市州科协、县市区科协、乡镇街道科协分别能做什么,跳起来能摘到哪些桃子,并推动科普工作向村和社区延伸;在横向上,要注重发挥市县学会和有关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
三、做强“科普湖北”,努力见到新成效
省科协在谋划“十四五”工作时,提出了“三科一家”总体布局,即做实科创湖北、做强科普湖北、做精科慧湖北,做优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创湖北,致力于发挥学会作用,聚焦特色产业,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科普湖北,是我们的成熟品牌,重点在于如何做强提升。科慧湖北,就是要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科技工作者之家,既是我们科协的职能之一,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一方面,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服务”要求的创新举措;另一方面,也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科普、智库“三轮驱动”相呼应。就科普湖北来讲,要通过创建全域科普城市,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科普质量,做到党政认可、群众满意。这也是检验我们科普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个标尺。
第一,要持续做好线下科普活动。省科协本级提出了“五个一科普工程”,也就是举办一系列荆楚科普大讲堂,开发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一轮优秀科普剧创作巡演,建好一批特色产业科普基地,举办一系列日常科普活动。各地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好活动,并积极推动科普服务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抓住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协调联动,与教育、卫健、气象、农业等部门合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各个节点普及科学知识。
第二,要抓好线上科普。有的时候,一篇“10万+”的科普文章,带来的传播效应可能超过100场线下科普。当然了,线上科普与线下科普并不是取代、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与时俱进和互补。各级科协要主动拥抱网络,用好“科普中国”矩阵、科普e站、湖北科普网等线上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有关社会组织、企业和科技工作者,传播科学知识,回应公众关切,解读科学事件,推动应急辟谣,构建科协、高校、媒体、企业、科研机构、科普达人“多维合一”的矩阵式、社会化科普融合发展新格局。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有的文章和视频“泥沙俱下”“夹带私货”,要注意把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第三,要抓好科普阵地建设。推进市州科技馆全覆盖,逐步实现县县有科技馆。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业和企业、自然科学类科普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入推进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建好用好科普宣传长廊、电子屏等传统科普阵地。大力加强全域科普工作,推动科普元素融入百姓生活日常,充分利用车站、商场、影院、宾馆、楼宇等公共场所,以及地铁、公园、绿道、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普及科普知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科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四、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彰显基层科协新作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中央在基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试验田,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尝试,主要是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以县乡村三级为单元,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心。
县市科协工作为什么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学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科协工作要着眼全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基层科协的人员、经费、资源、影响力、动员力都有限,就是要通过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来拓展科协组织的平台,提升科协工作的组织力、活动力、影响力,增强科普工作的群众性、针对性、实效性。也就是说,选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展现科协工作的作为。
要把科协工作、科学普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科普和科技志愿服务作为融入中心建设的有效抓手。总的要求是——“一个主动融入,建设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等“关键人物”的作用,县(市、区)科协要列支保障经费,指导“三长”分别建立三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科普中国e站等基层阵地,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报告、农技服务、义诊咨询、应急科普、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公益性科技服务。要通过试点,提升乡镇街道科协的履职能力和保障能力,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要通过融入,把乡镇科协开展活动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县级科协也要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列出专门预算。要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科普进社区、进农村,逐步实现科普工作、科普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在这12个县市试点,再逐步向全省推开,落实好科协改革向基层延伸、强基层、强基础的工作要求。
同志们,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前所未有。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各级科协和科协全体同志,继续发扬成绩,扛起责任,提升能力,努力开创湖北科普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科技强省、创新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